自主品牌借新能源成功反超合资品牌,比亚迪登顶半年销量榜之首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公布了上半年自主品牌销量排行榜,在榜单前五位中,中国品牌位列四席,包括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而此前以传统燃油车销量为主的本田、丰田、大众等合资品牌虽然仍位居前十,但正在失去市场主导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主品牌没有退却,而是积极拥抱竞争,在竞争中实现了自我蜕变。从上半年销量排名变化可以看出,过去合资品牌霸榜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已被打破,中国品牌已经占领中国市场的主舞台,其中,比亚迪充当“先锋”角色。6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1万辆,同比增长35.2%,连续4个月月销量达到30万辆以上水平。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销量一骑绝尘,问界、极氪、理想等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吉利甚至还上调年度销量目标。
自主车企越“卷”越强进入2024年,汽车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面对竞争既然避无可避,那就迎“卷”而上。大部分自主品牌的产品与三五年前相比,无论自己跟自己比,还是跟外资、合资比,产品和服务确实是越“卷”越好了。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谈到中国汽车市场当下的竞争时表示,自主品牌销量平均增长32%,远超国外品牌,自主品牌越“卷”越强,越“卷”越好。不仅技术越卷越强,产品与服务也越“卷”越好,品质越“卷”越硬,出口越“卷”越多,市占率越“卷”越高。从市场份额来看,今年6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到103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5%,国内零售份额达到58.5%,同比增长9.3%。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和持续增长的动力。上半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为57%,较去年同期增加7%,进一步巩固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势地位。其中,比亚迪更是展现出一骑绝尘的领先优势,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销售1607145辆,超特斯拉近3倍,斩获中国汽车市场无需定语的销量冠军;问界、“蔚小理”、零跑、极氪等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实现了大幅增长。与此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则相对逊色。6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同比下降27%,环比下滑1%,显示出其在新能源汽车转型上的滞后和困境。中国车企正在开启自主“大航海时代”。从2021年出口突破100万辆到2022年突破200万辆,再到2023年仅用11个月突破400万辆,自主车企正稳握方向盘,驶向更深处。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出口233.9万辆,同比增长31.5%,且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正带着配套产业链涌入海外市场。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泰国工厂下线,广汽埃安泰国工厂计划第三季度开始生产,哪吒印尼工厂已在今年上半年投产。自主车企正在让海外消费者获得独特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体验。从“跟跑”到“领跑”,自主品牌正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实现对合资品牌的反超。
技术突破是关键自主品牌亮眼的市场表现离不开其在新能源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和产品研发创新的快速推进。比如:2023年,比亚迪全年净利润300亿元,但研发费用共计投入了399亿元;长安汽车全年净利润113亿元,研发投入就达90亿元;吉利汽车全年净利润53.08亿元,研发投入78亿元。自主车企在研发上是舍得下血本的。当初还是在燃油车盛行的时代,比亚迪就坚持不懈地研发三电技术,坚信混动和纯电车型能够成为未来的主流,因此能够在“风”来的时候,抢占市场风口。比亚迪通过多年来的垂直整合,在拥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足够的利润,自主品牌借新能源成功反超合资品牌,比亚迪登顶半年销量榜之首进一步支撑更多的研发投入。前不久,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该技术以三大行业领先的架构作为技术底座,分别是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行业首个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和行业首个插混动力域控七合一的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了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100km以及最长综合续驶里程2100km的三个“全球之最”,它就像一把封喉利剑,直刺合资品牌大动脉。在智能化领域,自主品牌也在形成对合资品牌的全面优势,通过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芯片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不断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华为鸿蒙车机系统、ADS智驾系统,已经领先大部分合资一个身位。自主品牌还在充电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如岚图5C超级快充与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技术等,这些技术创新有效缓解了用户的续驶里程焦虑问题,并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这些全方位的技术突破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已经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超越,无论是从市占率还是同价位产品质价比的维度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崛起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全球汽车产业的持续变革,自主品牌将会积极拥抱变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有望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